全文搜索
标题搜索
全部时间
1小时内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默认排序
按时间排序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49个

连载-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我站在墓地前,看着那高高的墓碑后圆形的墓顶,有一部分的砖脱落,露出一片片黄土来,墓后和左右两侧的花草树木郁郁葱葱,墓地东有大片的亭台楼榭和小桥流水,整个墓园显得美好幽静,想必这样的环境该是潘安所喜欢的。只是这一抔黄土之下一定没有美男的骨植,他的英灵要么据有些专家的推测埋在巩义,要么根据当地居民相传埋...
zzrb.zynews.cn/html/2018-08/15/conte... 2024-5-21

少林古塔群的十座名塔-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唐代法玩禅师塔:此塔是唐代贞元七年(公元791年)为东都(洛阳)敬爱寺法玩禅师所建造,在塔林中部北边缘,是塔林中现存最古老的一座一级四角方形砖塔,高7.5米,用水磨砖和黄土泥垒砌而成,构缝严密匀称,塔身平滑细腻。 宋代普通塔:在唐无名塔东侧,建于宋代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是一座高6.6米的单层四角方形砖塔。
zzrb.zynews.cn/html/2008-04/17/conte... 2008-4-17

洛口仓-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网上报纸-郑州-省会首家数字报

洛口仓就是洛口粮仓,又叫兴洛仓,是隋朝大业二年(606年)兴建的,它的具体位置在今郑州市巩义境内的七里铺村东面的黄土岭上。这里地理位置极其险要,自洛河逆水而上,可至当时的东都洛阳。自黄河逆水而上,则可以达到陕西潼关和当时的西京长安。顺流而下,又可以达到山东至入海口,而且还可达到大运河,南至江苏、浙江等...
zzrb.zynews.cn/html/2007-03/22/conte... 2007-3-22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交办案件办理结果公示-郑州日报数字报...

经查,其中一家废品收购站没有任何相关手续,从事废塑料、废瓶子、废玻璃等废旧物资回收,现场不进行加工处理,未发现收集危险废物现象,无废水、废气产生,但现场存在废旧物品露天堆放、摆放混乱、环境脏乱差等问题;另一家实为林场苗圃,并非废品收购站。从莲花街到该废品收购站的农村土路两边存在黄土裸露现象。
zzrb.zynews.cn/html/2021-04/22/conte... 2021-4-22

黄帝与仰韶-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这除了有黄河中下游黄土高原全新世中期暖湿适宜环境大背景外,还在于当地及铸鼎塬地区更具孕育黄帝文化的优越环境——由于地质不断变化,7条由南向北的河流将灵宝盆地分割成6个南北方向的黄土塬,灵宝盆地内1000多平方公里有黄河7条支流和夹于其中的6个黄土塬,河间距不到10公里的发达水网和坦荡沃野自然成为黄帝及其...
zzrb.zynews.cn/html/2017-03/29/conte... 2017-3-29

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回头看” 交办案件办理结果公示-郑州日报...

1.花园路26号院因污水改造工程,将该院内小花园损毁,造成大半个足球场黄土裸露,遇风尘土飞扬,垃圾成堆、汽车乱停、养花种菜。现有群众质疑工程偷工减料,未按照有关规定将地面恢复原装及硬化,严重污染环境。侵犯了群众利益一年多,被环保局批评拒不改正,敷衍了事。2.家属院管理方面不作为,院内垃圾成堆,卫生无人...
zzrb.zynews.cn/html/2018-06/13/conte... 2018-6-13

嵩山火种点燃豫西抗日烽火-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沿着310国道,记者来到巩义市小关镇口头村16组,在水泉沟黄土岭下看到窑洞上方红星点缀的“嵩山抗日工作站旧址”。 “嵩山抗日工作站旧址”在关帝庙内,里面有两孔土窑,一孔内有一盘石磨,另一孔供奉关公像。 “就在这孔窑里,我们36兄弟喝鸡血酒,结拜盟誓,抗击日寇。”83岁的张光弟老人站在关帝窑内心潮难平:67年...
zzrb.zynews.cn/html/2011-06/11/conte... 2011-6-11

一张嘴和-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朋友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出生的农村娃,父母渴望他能鲤鱼跃龙门,走出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村,吃上皇粮。终于考上了省城一所不错的中专,父母骄傲,朋友欣喜,以为终于实现了吃皇粮的梦想。然而,当朋友中专毕业的时候,正赶上国家体制改革,大中专毕业生,不再实行国家分配,都推到了人才市场。一张中专文凭,并不能给朋...
zzrb.zynews.cn/html/2012-12/21/conte... 2024-5-21

土门村和李氏家族-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土门村口,有一处戏台,据考证为清代建筑,其底座已被黄土淹没。戏台对面就是李氏祠堂,根据祠堂内的石碑记载,李氏家族最早于明洪武四年,从山西南城迁来。目前村里一千多口人中,绝大多数姓李。 祠堂的门口挂着一块门匾,上书“文魁”两字苍劲有力。李有成说,咸丰元年,村里李大昌科考夺魁,成为举人,主考官赠匾致贺,当...
zzrb.zynews.cn/html/2014-04/11/conte... 2014-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