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搜索
标题搜索
全部时间
1小时内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默认排序
按时间排序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3,951个

古代的水官-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防汛治水,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周朝设司空,为我国设置水官之始。秦汉魏晋时期,相继设都水使者、都水台和都水监等水官。隋唐明清之际,由都水尚书、总督河道和河道侍郎专司水政。 水官称职与否,关系到防汛的成败。《管子·度地篇》论及水官的人选写道:“除五害之说,以水为始……令习水者为吏。”就是说要选...
zzrb.zynews.cn/html/2008-06/25/conte... 2024-5-7

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找自信-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昨晚,长期研究中国秦汉历史文化的赵凯甫一发言,就开门见山地引领在座名家和听众在传统文化中找自信,他说:“十八大以来,高层领导关于传统文化、历史文化的讲话频率越来越高。为什么?这肯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很大关系,同时也说明中华历史文化是非常强大的。” ...
zzrb.zynews.cn/html/2014-04/01/conte... 2024-5-7

同志-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同志”一词,早在我国春秋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当时是对志趣相同的人而言的。随着时代的推移,到了秦汉之际,“同志”一词使用的次数越来越多。如西汉经学家孔安国在他的《尚书序》中曾说:“若好古博雅君子,与我同志,亦所无不隐也。”也是指志同道合的意思。
zzrb.zynews.cn/html/2014-11/16/conte... 2024-5-8

上古中古三古-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上古,又称“远古”,指有文字以前的时代。《易》:“上古穴居而野处……上古结绳而治。”《韩非子》:“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如与“中古”并提时,一般指秦汉以前即夏、商、周三代。 中古,即次于上古的时代,但说法不一。《易》:“《易》之兴也,其于中古乎?”“中古”指商周之间。“中古之世,天下...
zzrb.zynews.cn/html/2011-05/07/conte... 2024-5-4

阅汉堂记-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回想起陶俑,从秦汉到隋唐再到宋元明清,俑的形象千姿百态,如此不同。秦代的兵马俑,追求逼真写实,至汉代,追求写意的审美,陶俑以形写神,实现艺术上空前飞跃。此后两晋南北朝,各民族开始交融,陶俑的制作加入了匈奴、鲜卑、羌等民族的因素,又因佛教的传入,洞窟雕塑的兴起,陶俑的形象又向精细处着力。隋唐陶俑充满民族自信...
zzrb.zynews.cn/html/2012-12/05/conte... 2024-5-10

本草-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秦汉时代的《神农本草经》问世以来,“本草”一词就有了特殊的含义。中药药物学叫作“本草学”,中药专著被称为“本草书”,中药史被称为“本草史”。经千百年沿用,“本草”成了所有中药材的统称,而其影响最大的当属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zzrb.zynews.cn/html/2015-05/09/conte... 2024-5-6

楚河汉界的文化密码-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大文学家韩愈也写下《鸿沟有感》的千古篇章:“相持未定各为君,秦汉山河此地分。力尽乌江千载后,古沟芳草起寒云。” 勾连南北的中原古运河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长相思》中,向我们勾勒了一幅从中原大地到烟雨江南的水上交通图。
zzrb.zynews.cn/html/2020-05/09/conte... 2020-5-9

民以食为天-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我们在讲粮食的重要性时,往往会引用“民以食为天”这一成语。它出自《史记·郦食其列传》:“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该成语虽然出自“高阳酒徒”郦食其之口,但涉及的事件却与著名的敖仓有关。 敖仓,全称敖山谷仓,始建于秦代,旧址在今荥阳西北的敖山上。秦汉时期,因黄河、济水在此分流,水路交通极...
zzrb.zynews.cn/html/2009-02/17/conte... 2024-5-19

阅汉堂记-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阅汉堂记 陶俑之悲哀 张健莹 陶俑代替了人殉,陶俑立体了中国历史,成就了永恒的泥塑艺术,始作俑者,其仁其善其功莫大焉莫大焉。 陶俑因此趾高气扬骄傲自大吗?因此耀武扬威不可一世吗? 都没有。陶俑很悲哀。 本来他们清清静静的陪伴先人在地下安静的生活,不知秦汉魏晋,只是忠于自己的职守,心安理得。可是近一个...
zzrb.zynews.cn/html/2013-02/04/conte... 2024-5-5

文史杂谈-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古代的生态保护 陈永坤 生态保护的思想现在已经被普遍接受。对动、植物资源的保护是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保护不是单纯地“保存”或“保卫”,而是通过综合措施,使之适合人类各方面的需要,是明智地利用自然资源。秦汉以前,我国古人就已认识到滥猎、滥捕会破坏动物资源,提出按时开发山林川泽动物资源。《逸周书·大聚篇...
zzrb.zynews.cn/html/2013-09/01/conte... 2024-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