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搜索
标题搜索
全部时间
1小时内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默认排序
按时间排序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269个

阳台种菜拾趣-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随着天气转暖,老伴天天用洗菜和淘米水浇灌,精心侍弄,盆里菜苗渐渐长出,我家阳台“春意盎然”,邻居无不感到新奇。杨大姐抬头看到我家阳台一片葱绿,羡慕不已地问:“怎么种的?”我笑而不答。 阳台上一盆盆绿色蔬菜,时常引来一群群麻雀光顾。它们一会儿钻到菜叶间,“叽叽喳喳”地玩耍,一会儿站在菜盆边上,好像在举...
zzrb.zynews.cn/html/2014-08/22/conte... 2014-8-22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 —“期待与收获”主题征文优秀作品展(一) 金秋时节,丹桂飘香。瓜果成熟挂满枝头,学子迈进校园重新出发。站在秋的路口,满载夏天的阳光与热情,收获希望与成长。在这美好的时节,亲爱的同学们,你有什么样的收获?有着什么样的期待?又遇到了什么美好的事情?快快拿起你手中的纸和笔,将这些难忘...
zzrb.zynews.cn/html/2022-09/15/conte... 2024-5-14

种好优质河南粮 奏响创新最强音<BR/>交出奋勇争先更加出彩的时代...

种好优质河南粮 奏响创新最强音 (上接一版)周霁从三个方面介绍了具体工作:抓住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已建成高标准农田7580万亩、位居全国第二,确保耕地数量不减、质量提升;加快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建设,组建神农种业实验室,打造“中原农谷”,把种子这个农业“芯片”牢牢攥在自己手中。深耕市场和加工两大领域,...
zzrb.zynews.cn/html/2022-10/20/conte... 2002-10-20

罗宋村有个大学生种瓜领头人-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罗宋村有个大学生种瓜领头人 本报记者 王思俊 通讯员 朱星伟 文/图 “像这样的西瓜已经有七八成熟了,前几年就可以卖出了,不仅分量重,并且价格也相当高。可现在村里有规定,西瓜不到十成熟不准出棚。”在中牟县姚家乡罗宋村,一座座西瓜大棚被阳光照得光彩熠熠,棚内遍地都是溜圆的大西瓜。该村党支部副...
zzrb.zynews.cn/html/2009-05/07/conte... 2009-5-7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截至目前,碧桂园·西湖已累计交付2650户,仅今年,该项目就已实现了3次圆满交付。 吾心安处是吾家 春华秋实结硕果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实现项目多、规模大、交付及时,同时,又能保证品质好、满意度高的背后,有碧桂园稳健发展、强大实力的坚实支撑。
zzrb.zynews.cn/html/2022-09/06/conte... 2022-9-6

8月宜种什么菜-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8月的气候特点是持续高温,日照强烈,伏秋连旱,时有暴雨。但是8月又是秋季蔬菜播种、育苗、栽植和田间管理的大忙季节。8月份的蔬菜生产,既要按时种足面积,又要严防暴雨毁苗;高温干旱妨碍出苗、活棵,应注意防治病虫害,确保菜苗茁壮成长。本期《农时农事》为大家提供一些8月份的蔬菜种植知识。
zzrb.zynews.cn/html/2012-08/08/conte... 2012-8-8

花生遗传育种专家-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1986年,张新友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著名花生育种专家、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研究员刘恩生的研究生。1988年5月,在导师推荐下,他只身前往位于印度的世界著名花生研究中心——国际半干旱热带作物研究所,主攻花生野生种的利用潜力、利用途径及种质创新研究。
zzrb.zynews.cn/html/2015-12/08/conte... 2015-12-8

我只种能结果的树-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网上报纸-郑州-省会首家...

包起帆说,他只种能结果的树,并且认为,求真、务实、致用,这是创新发明的命根子;同时,他认为,要坚持耕耘,“不见硕果决不罢休”,还要重视合作的力量,“动员大家一起来种树”。
zzrb.zynews.cn/html/2007-09/12/conte... 2007-9-12

种树-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村里原来也种麦子、稻子,不知从哪家开始起头种起了树苗,种了一两年后便有苗木采购商来村拉走了一车车树苗,种树的人手上便换来一叠一叠厚厚的钱。 这钱可比种麦子、稻子多得多啊。而且种树也容易,种下后偶尔去除除草、打打药水,树苗就“噌噌噌”的直往上长。
zzrb.zynews.cn/html/2010-01/12/conte... 2024-5-16

连载-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茹振钢说,黄淮海地区的小麦,单产极限是每亩1400公斤,但由于品种、土地、科技等因素,我国小麦产量始终没有达到最理想的状态,更没有像袁隆平院士的“超级水稻”那样突出的产量。如何培育出产量高、品质好的“超级小麦”,一直是茹振钢的研究方向。 2016年初夏,茹振钢团队培育的“BNS型杂交小麦”品种在修武县试种收获的时...
zzrb.zynews.cn/html/2022-12/12/conte... 2022-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