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搜索
标题搜索
全部时间
1小时内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默认排序
按时间排序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53个

5周年! 科创板改革再出发-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面对新的改革发展机遇,回望科创板服务科技创新5年来的“成绩单”,这片“试验田”逐渐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及未来产业的聚集地,与新质生产力的重点发展领域高度契合。 “去年下半年以来,党中央多次对发展新质生产力作出部署。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是资本市场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难得的机遇。”证监会主席吴清在19日召开...
zzrb.zynews.cn/html/2024-06/20/conte... 2024-6-20

推行“一转带三化” 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

本报讯(记者 覃岩峰 通讯员 李根)连日来,郑东新区龙源路办事处通过“万人助万企”活动,做实“一转带三化”战略,以创新驱动为核心,带动产业结构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努力打造一流产业链群和产业生态。 创新驱动产业高端化。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搭建龙源科创企业发展联盟,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支持力...
zzrb.zynews.cn/html/2024-03/14/conte... 2024-3-14

郑州都市圈城市合作招商抱团发展-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

“两横三纵”城镇化战略格局中陆桥通道、京广通道交汇处,都市圈构建了“主副协同、区域统筹、圈层一体”的联动发展格局,有力促进产业和城市深度融合、一体化发展,有效推动城市功能互补、产业错位布局和区域协调发展,加快形成以郑州为中心的主导产业集群和标志性产业链,率先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和新兴产业...
zzrb.zynews.cn/html/2024-04/11/conte... 2024-4-11

培养高技能人才 形成新质生产力-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

就目前而言,在智能制造、节能环保、汽车、生物医药、关键基础件等新兴产业普遍呈现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紧缺的现象,对本科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持续上升。 马玉霞说,国家正在推进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需要系统谋划省域中等职业教育、专科高职教育、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协调发展,需要发挥本科职业教育在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zzrb.zynews.cn/html/2024-03/10/conte... 2024-3-10

朝着建成科技强国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

从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实现“技术造物”,到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站商运投产,再到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我国基础前沿研究实现新突破,战略高技术领域迎来新跨越,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科技体制改革打开新局面,国际开放合作取得新进展,为加快建成科技强国打下了坚实基础,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
zzrb.zynews.cn/html/2024-06/26/conte... 2024-6-26

鲁豫再联手 争创国家区域科创中心-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

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推进洛轴新能源轴承生产基地等重点项目,争创全国先进农机装备产业集群。加速新兴产业集群集聚,推动中州时代一期第一条30GWh产线6月底前投产运营,百万吨乙烯项目6月底前完成智能化管控平台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产业链配套项目落地,打造千亿级新能源生产基地、国内一流的绿色石化先进材料产业基地。
zzrb.zynews.cn/html/2024-04/24/conte... 2024-4-24

河南出台一揽子措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

加强民营经济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持续优化民营经济代表人士队伍结构,适当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等领域倾斜。 开展民营企业家素质提升行动,实施新时代中原民营企业家“百千万”培训计划,持续办好民营经济人士高端培训、专题培训、普惠培训。实施民营经济人士青蓝接力行动,选聘老一代企...
zzrb.zynews.cn/html/2024-06/19/conte... 2024-6-19

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国家 中心城市建设的主旋律-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

加快装备、食品、材料等产业高位嫁接和模式变革,提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推进建筑机械、电力设备、金属制品、阀门等传统装备领域智能化、成套化、绿色化、高端化发展。支持服装、家居、食品、耐材等产业壮大规模,提升品牌价值。引进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延伸产业链条、壮大主导产业规模。
zzrb.zynews.cn/html/2023-02/06/conte... 2023-2-6

郑州今年力争建成 超400个“无废细胞”-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

一年来,全市推动重点行业实施技改项目520个,实现6大主导产业和4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绿色供应链企业基本全覆盖,促进了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全市一般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到85%,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8.7%。提升了固体废物处置水平。 2024年,我市持续深化“无废城市”建设,明确了绿色低碳循环、工业绿色化改造、产业链...
zzrb.zynews.cn/html/2024-06/20/conte... 2024-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