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搜索
标题搜索
全部时间
1小时内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默认排序
按时间排序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79个

连载-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蒋介石挥挥手说:“我以为中国问题,不仅在对外,而尤在对内能否集中民族力量以建国。中国之困难,亦不在战时,而是战后如何奠定民族永远之生存。若当此抗战,而犹不能造成一个信仰,一个政党,一个意志,则暴日驱除以后,内部思想斗争之排拒,仍伏争夺相杀之端,而眈眈旁伺者何止倭夷一国……” ...
zzrb.zynews.cn/html/2011-03/17/conte... 2024-5-23

走进豫西抗日纪念园开展主题教育-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

本报讯(记者 郭涛 文/图)13日下午,省记协“学习党史 践行四力”主题教育采风团一行50余人来到新密市中原豫西抗日纪念园,缅怀革命先烈,重温抗战历史(如图)。在省记协相关负责人领誓下,全体党员面向党旗,重温入党誓词。 中原豫西抗日纪念园位于新密市伏義山风景区田种湾村,这里是皮定均将军曾经战斗过的地方。1944年...
zzrb.zynews.cn/html/2021-10/14/conte... 2021-10-14

重读抗战经典 带来启示多多-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多地举行重温抗战经典活动。百种经典抗战图书也将在8月底完成重印再版。再读抗战经典,尽管有一定的时代烙印与局限,但给今天的我们带来什么启示? 扎根生活:一手拿笔、一手拿枪 在新中国成立前一天,反映冀中军民抗击日军五一大扫荡的长篇小说《腹地》出版。以此为开端,在新中国成立的十几年里,《平...
zzrb.zynews.cn/html/2015-08/28/conte... 2015-8-28

记取豫西抗日风云传奇 彰显旅游名城红色底蕴-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

昨日,记者从登封市老区建设促进会了解到,由河南省人民政府颁发匾牌,登封市白坪乡“八路军豫西抗日先遣支队司令部驻地纪念馆”、登封市徐庄镇孙桥村“河南(豫西)抗日根据地纪念馆”“登封革命烈士纪念馆”已全部挂牌河南国防教育基地,为登封这个革命老区开展全民国防教育、传承红色文化、弘扬抗战精神、推动红色旅游和全域旅...
zzrb.zynews.cn/html/2017-07/31/conte... 2017-7-31

名人轶事-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程砚秋的抗战 李玉林 抗日战争期间,著名京剧演员程砚秋留在了北平,但坚决不与日伪合作,在北平郊区青龙桥洗尽粉墨,荷锄务农。 青龙桥紧邻西山脚下,有上风上水之说:西面有玉泉山,白龙塔矗立其上;东面、北面皆有群山作为天然屏障;南面有京密引水渠缓缓流过。这里也是著名的“京西水稻”发源地,吸引了不少雅士光顾。194...
zzrb.zynews.cn/html/2015-07/07/conte... 2015-7-7

《到敌人后方去》<BR/>点燃抗日救亡燎原星火-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

当战争的硝烟散去,和平年代里《到敌人后方去》依旧传唱不朽。激昂旋律已成为抗战历史的背景音,是溶于中国人血液中的家国记忆。无论是1982年的电影《战斗年华》,还是2010年的纪录片《我的抗战》,《到敌人后方去》的歌声都贯穿其中,与那段特殊的岁月紧紧相连。
zzrb.zynews.cn/html/2015-08/10/conte... 2015-8-9

60名革命后代<BR/>寻访巩义老区记忆-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

在嵩山八路军抗日工作站旧址,寻访团员参观了藏粮房棚、石磨、办公条几桌、罗圈椅、衣架等。在经历62年沧桑岁月之后,当年的这些遗物使革命老前辈子女们触景生情、激动万分。当地群众为寻访团成员赠送小关镇编撰的有关八路军皮徐豫西抗日先遣支队在巩义抗战历史的《嵩山火种》《嵩山火种(续)》等书,让他们深受感动。
zzrb.zynews.cn/html/2016-05/20/conte... 2016-5-20

写一部布衣抗战史-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感人的布衣抗战史 36集战争戏《生死线》总投资3000余万元,由《闯关东》导演孔笙执导,在《集结号》《士兵突击》中有出色表现的廖凡、张译、李晨等担纲主演。 “这是我最后一部搬上荧屏的战争戏,与平时看到的同类题材有很大不同。”兰晓龙说,《生死线》主要讲述了日本战败前夕,一群平民百姓在江南小城沽宁坚持铁血抗战...
zzrb.zynews.cn/html/2009-05/26/conte... 2009-5-26

走进抗战老村白槐村-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走进抗战老村白槐村 本报记者 张立文/图 今年91岁的白文立是参加过抗日战争的老兵,刚刚接受了新密市政府的表彰,他的家乡新密市米村镇白槐村,日前被省住建厅命名为美丽宜居乡村建设试点。 白槐村三面环山,北边的高嘴山地势最高,这里有春秋战国时期的古山寨,至今仍是军事要地。抗日战争期间,一支国民党部队撤退...
zzrb.zynews.cn/html/2015-09/08/conte... 201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