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搜索
标题搜索
全部时间
1小时内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默认排序
按时间排序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5,883个

新密开建灌区粮食生产基地-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网上报纸-郑州...

本报讯(记者 刘俊礼 通讯员 宋慧丽 郭尚峰) 记者昨日从新密市政府获悉,该市东方红灌区粮食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已经开工。建成后,超化、来集等5个乡镇43个行政村5万多亩农田将得到有效灌溉,每年可新增农业灌溉效益400万元。 东方红灌区建成于1961年,干渠全长32公里,设计引水流量为1.8立方米/秒,由于历经40多年运行,工...
zzrb.zynews.cn/html/2007-09/20/conte... 2007-9-20

用心用情讲好“春风再绿花园口”精彩故事-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

2003年,缪晓涓给市政府写信汇报,提出利用花园口灌区引水设施将黄河水引入郑州市区河道,实施生态供水。该项方案经过论证得到了市政府的认可,目前花园口引黄灌区已成为郑州市贾鲁河、索须河、魏河、东风渠及郑东新区龙湖的重要水源地,为郑州市生态水系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水源保障。
zzrb.zynews.cn/html/2023-10/10/conte... 2023-10-10

基层治理 “治”出幸福满满-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为了让村民彻底摆脱吃水难的困境,去年以来,东华镇政府把赵沟村饮水工程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具体实践,稳步实施,扎实推进,积极与水利部门协调,实地勘察认证,从登封市第三水厂引水进入赵沟村,彻底解决了赵沟村400多户村民缺水吃的难题,大大提高了群众的幸福指数。
zzrb.zynews.cn/html/2022-09/05/conte... 2022-9-5

我们的母亲河-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现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思路强调保护生态,保护植被。我们黄河边的儿女豁然明白,保护“绿色”的重要性,我们大面积植树造林,我们种花种草,我们修渠引水灌溉农田,我们的家园粮食丰收了,环境美丽了。一片片荷花塘,一块块蔬菜田,一陌陌草莓园、蓝莓园和葡萄园是意识转变、辛勤劳动的硕果。
zzrb.zynews.cn/html/2021-05/20/conte... 2024-5-28

连载-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贾鲁在堵住决口的同时,疏通了故道、开凿了新河道,这其中就包括他从密县凿渠引水,经郑州、中牟,折向南而至开封,而后入古运河,直达周口入淮河,这正是今天的贾鲁河的流向。 清光绪年间《祥符县志》记载:“元末,贾鲁南自郑州疏汴,历中牟、祥符西南境之朱仙镇,经吕蒙潭至周家口,会沙、涡、汝、颍诸水,以达于淮,...
zzrb.zynews.cn/html/2018-09/17/conte... 2018-9-17

黄水河的传说-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新郑市城北有一条河,河水从西北西泰山的沟壑丘陵之间流出来,在故城的东南角双龙寨村与双洎河水汇流。这条河就叫黄水河,古时称溱水。当地流传着一个黄帝凿石寻泉的故事,又说这条河叫黄帝河。 很早以前,这条河水势很大,正常年景,河水川流不息,河滩土壤肥沃,可种植农桑,引水灌溉,没有水患之忧,是个非常好的地...
zzrb.zynews.cn/html/2011-07/06/conte... 2024-5-6

巩义市开展<BR/>学习杨小周活动-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

为彻底改变村民靠天吃水的命运,杨小周带领村民们拿起简陋的工具,干了一件很多人想也不敢想的事:2007年12月,北庄村开始实施黄家山引水工程,历经600多个日夜的艰苦奋斗,一条916米长的引水隧道于2009年9月13日全线贯通。在上级水利部门的支持下,杨小周又带领全村干群,修建了4000立方米的蓄水池。北庄村家家户户...
zzrb.zynews.cn/html/2013-10/09/conte... 2013-10-9

郑国渠的由来-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郑国临危不惧,镇定自若地向秦王奏明修渠引水将使关中地区土地条件得到明显改善,给秦国带来源源不断的财富。秦王觉得说得有理,就让他继续主持修渠。前后经历了十年,渠终于建成,关中几百万亩盐碱地得到了改良和灌溉,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从此以后,关中变成沃野千里、没有凶年的好地方。秦国也因此更加富强,并最终统一...
zzrb.zynews.cn/html/2010-08/25/conte... 2010-8-25

四季流淌的那条河-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再后来,政府又凿渠引水,把湖里的水引向山外,让山里山外的人同时受益。大家亦把此一汪水称作“大水缸”,听起来俗气些,却形象,富有浪漫色彩。 三 因为是家乡的山水风景,关注度自然要高些。手机屏幕每滑动到家乡的信息图文,就停顿停留,拉大细看。忍不住踏归大山。将进山门,遭遇堵车,磨磨蹭蹭半小时过去了才走了...
zzrb.zynews.cn/html/2023-12/23/conte... 2024-5-11

连载-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2200多年前的大梁已经有了鸿沟引水入城,鸿沟就是今天贾鲁河的源头,而朱仙镇又是明清时期贾鲁河的必经之地,朱亥生于朱仙镇,展才华于大梁城,一条河流串起一个仙人的一生,可以说是一种巧合,也可以说是一个奇迹,冥冥之中,皆有定数。 朱仙镇,一个曾经辉煌过但又没落的千年古镇,没有了热闹喧嚣,也没有尘埃满目,有...
zzrb.zynews.cn/html/2018-08/27/conte... 2018-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