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搜索
标题搜索
全部时间
1小时内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默认排序
按时间排序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42个

连载-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初安运的死,人们私底下谈论了很长时间,说什么的都有,甚至有一种不可靠的言论还占据了主流,说的是子克父,前世是仇人,今世是做不成父子的。人们也都看得出来,戚念慈爱子如命,也许这是当年她没再改嫁的真正原因。白发人送黑发人,她没有像别的村妇那样在地上打滚号哭,要以自己的命换回儿子的命,她紧攥手中的...
zzrb.zynews.cn/html/2019-09/25/conte... 2019-9-25

无标题-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苏轼的儿子苏迈闻讯后,不得不四处筹钱,多方打点,但都不能给苏轼带来好消息。巨大的现实压力和精神压力下,苏轼给弟弟苏辙写下了“圣主如天万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百年未满先偿债,十口无归更累人。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与君今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的绝命诗句。
zzrb.zynews.cn/html/2012-05/12/conte... 2024-5-10

轻触甜蜜的幼儿时光-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蓦然想起龙应台《目送》中的一段话:“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必追!”有缘与外孙相识相伴相亲相爱,是一生修来的福分,是一种甜蜜的挂牵,...
zzrb.zynews.cn/html/2018-04/27/conte... 2024-5-3

桃花源-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祠门上的对联提出了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开口说神仙,是耶?非耶?其信然耶?难为外人道也;源头寻古洞,秦欤?汉欤?将近代欤?欲呼童子问之。” 络绎不绝走进又走出桃花源的游人们也许在思考这个问题。古代贤者“难为外人道也”,今世游人似也无法“欲呼童子问之”,只将风景留驻心里。
zzrb.zynews.cn/html/2010-01/25/conte... 2024-5-13

省文学院作家冯杰<BR/>推出散文集《说食画》-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

在《说食画》中,冯杰立足于自己的一方文学原乡“北中原”,谈吃论味,既有对各种蔬菜前尘往事的讲述,也有对各种中原食物今世前生的记载。全书写尽乡土饮食情思,既是对现实的书写,也是对故乡食物的回忆,同时还是一本笔触细微、缤纷杂陈的“个人食史”。
zzrb.zynews.cn/html/2015-05/13/conte... 2015-5-13

邻里-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父亲怕有坏人进门,给邻居当了半天的义务“保安”。邻居拉住父亲,喝上了家乡的荞麦酒。看来,父亲又陶醉在邻里之情的酒香里! 父亲进城看房,三到家门而不入,给我补上了人生的重要一课。咫尺之间,比邻而居,遇上你是我今生的缘分,靠近你是我今世的抉择。爱上邻居等于爱自己,我们又何乐而不为?
zzrb.zynews.cn/html/2009-08/07/conte... 2024-5-5

大苏山-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120多天的羁押,死亡,随时都可能到来。想到亲人,难言的悲怆之情涌上心头。“与君今世为兄弟,又结来世未了因”。这是他给弟弟的绝命诗。 假如冤死狱中,宋朝的天空该多么暗淡!中国文化史上会缺少多么耀眼的光芒! 后来终于被赦,贬往黄州。其实就是流放,去做一个有名无实无俸禄的团练副使(因为他,这个古代的卑微...
zzrb.zynews.cn/html/2015-07/10/conte... 2024-5-11

遭遇美女-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网上报纸-郑州-省会首家数字报

真是见鬼了。平时,秘书小罗经常说,王局长白长了一副英俊模样,连个女朋友都没有,难道这回…… 想着想着,他又进入梦乡。一会儿,那女子又来给他盖被子,还说把脚盖上,车厢里冷。 这一下,王局长完全清醒了,他想,这难道就是前世注定、今世有缘的一见钟情?
zzrb.zynews.cn/html/2007-06/15/conte... 2007-6-15

父亲的目送-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老公这短暂的目送举动,让我有些动容。曾经我认为,老公是不够爱儿子的,在儿子小的时候,他未曾叫过他一声“宝宝”或者“儿子”之类的亲昵话语,唤他时,总是直呼其名,如今儿子已经7岁,他对其说话更是严肃。 老公终于转过了头,并说:“小宇在那儿开始看书了。”那一刻,想起刚才老公对儿子放心不下的目送,我才明白...
zzrb.zynews.cn/html/2016-04/15/conte... 2024-5-6

我家房子的高度-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我家在豫西南一个偏僻的小乡村,家里和村里大多数家庭一样贫穷,吃住都是难以解决的问题。改革开放初期,温饱问题好转起来,一家八口仍然居住在三间低矮的土墙瓦房,夏秋两季容易对付,冬春两季只能拥挤蜗居。我是1983年秋天结的婚,婚后占据一间,婚房欢悦的气息还没散尽,初冬的寒意已经逼上门来,全家居住的窘迫,令人无...
zzrb.zynews.cn/html/2018-12/17/conte... 2024-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