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搜索
标题搜索
全部时间
1小时内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默认排序
按时间排序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3,977个

国民党不信苍生信鬼神-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1924年,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决定“以青天白日满地红为国旗”。 1895年,在兴中会于香港举行的本部会议上,孙中山决定以陆皓东设计的蓝底、旗中置一向四周射出叉光的太阳的青天白日旗,取代清朝的黄龙旗,作为广州起义的旗帜。陆设计的旗帜上所排列的叉光多少不一,缝制者看不懂,孙中山为此作了一番解释:旗底蓝色...
zzrb.zynews.cn/html/2011-03/14/conte... 2024-5-3

冯玉祥在郑州-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192年的一天,冯玉祥的一个朋友对他说:有一次,陈炯明派一个青年去炸孙中山,结果这个青年被捉,而这个青年又是孙中山朋友的儿子。朋友为此要求孙中山宽大处理,孙中山当场答应了此事。但一放出来,就被一个人弄到外边枪决了。这个人,就是蒋介石。后来,孙中山的那个朋友到处散布孙中山不守信誉的坏话,使孙中山大为被动。
zzrb.zynews.cn/html/2008-09/04/conte... 2024-5-5

《辛亥女杰刘青霞》-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中山、秋瑾、刘青霞,是辛亥革命中三位具有特殊身份、特殊影响的特殊人物。刘青霞不仅慷慨捐助同盟会员创办《河南》杂志,与友人创办《中国新女界》月刊,在开封创办公立中州女子学堂附小,在尉氏创办当时河南的第一所女校——华英女子学校,而且以巨款先后资助过河南和北京的许多学校,开办了“孤贫院”、“平民工厂”等,...
zzrb.zynews.cn/html/2011-09/04/conte... 2024-5-20

无标题-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黄埔军校是第一次国内大革命时期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孙中山在广州黄埔创建的陆军军官学校。孙中山以大元帅令任命蒋介石为军校筹委会委员长。1924年1月28日孙中山指定广州附近黄埔岛为军校校址,5月,军校成立,名称为“陆军军官学校”,6月16日举行正式开学典礼。由蒋介石任校长,廖仲恺任国民党党代表。下设政治...
zzrb.zynews.cn/html/2013-08/07/conte... 2024-5-18

中西文化两次汇通交融<BR/>都强调内省-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

中山大学人文科学学院院长、哲学系教授倪梁康在昨日的嵩山论坛闭幕式上,梳理了世界文明与华夏文明汇通交融的纵向历史脉络,并提出应从世界的角度和眼光来审视华夏文明。 倪梁康说,从中西方文化汇通交融的角度看,中西文化是本体文化与陌生文化的碰撞影响关系。从中方角度看,两次西方思想的进入,都有助于我们以世界的眼光重新...
zzrb.zynews.cn/html/2015-09/14/conte... 2024-5-6

无标题-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名人名言书法选》 陈鲁民 《名人名言书法选》与同类书籍不同,颇多新意,其体例和风格主要体现了四个特色和亮点:一、它既集纳了屈原、苏轼、林则徐、孙中山等中国名人名言,也收集有狄更斯、泰戈尔、歌德、贝多芬等外国名人名言,可谓名言无国界;二、它既集纳了孔子、老子和苏格拉底、柏拉图等古代名人名言,也收集有连战...
zzrb.zynews.cn/html/2009-11/10/conte... 2024-5-9

连载

全书计划出版三部,第一部讲述的是民国时期影响历史 进程的军政人物的枭雄卷,第二部是讲述知识分子的大师卷, 第三部是讲述商业,戏剧,宗教等其他领域人物的风流卷.第 一部所写人物囊括了民国时期在政界,军界翻云覆雨的最知 名人物,包括孙中山,袁世凯,蒋介石,宋美龄,张学良,汪精 卫,李宗仁,白崇禧,戴笠,杜月笙等近...
zzrb.zynews.cn/page/1/2015-07/12/03/... 2024-6-1

食材“八珍”-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中山先生在其《建国方略》一书中说:“我中国近代文明进化,事事皆落人之后,惟饮食一道之进步,至今尚为各国所不及。”的确,我国“饮食一道”不仅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有理论,重技艺,而且还十分重视食材选取。 在食材选取方面,自古就有八珍一说。 八珍即对八种珍贵烹饪食材的称谓。八珍的说法最早见于《周礼·天官冢...
zzrb.zynews.cn/html/2010-11/03/conte... 2024-5-13

庙李村与冯玉祥-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由于冯玉祥是孙中山先生的忠实信徒,提倡新制,打神扒庙,兴建学堂,将堡拆除,改庙李村名为中山村,但周围群众仍习惯称庙李为堡上。同年,冯还在该村建立了中山第一小学,免费招收附近适龄儿童入学,影响巨大。可惜,好景不长,冯玉祥在中原大战中失败,退出郑州,学校也因失去经费来源而解散。建国后又恢复庙李村名。
zzrb.zynews.cn/html/2012-11/15/conte... 2024-5-15

名人轶事-郑州日报数字报-中原网-省会首家数字报

新中国成立后陈寅恪任教广州中山大学,吴宓任教重庆西南师范学院,天各一方。在历次政治运动中,两人均是挨整对象。1961年吴宓从重庆千里迢迢到广州看望已暌违多年的挚友陈寅恪。陈寅恪欣喜不已,回信告诉他应乘坐车次及赴穗后乘车路线,甚至叮嘱他广州夜间很凉,要多带点衣服。这年陈寅恪72岁,吴宓68岁。阔别多年,这次在广州聚...
zzrb.zynews.cn/html/2015-07/04/conte... 2024-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