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搜索
标题搜索
全部时间
1小时内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默认排序
按时间排序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28,438个

人民日报记者探访河南等产粮大省一线:全力以赴 抗旱保夏播

“虽然遭遇一定程度干旱,但全省夏收工作6月7日基本结束。夏播工作从5月28日大面积展开,截至6月13日,已播种面积7915.2万亩。”河南省应急管理厅防汛抗旱处处长杨文涛表示。
news.zynews.cn/hn/2024/06/15/1315... 2024-6-15

2024“行走河南·读懂中国”文化旅游季启动仪式今晚开启--中原网...

黄河边的少女摇曳多姿,芭蕾与水面交相呼应,在广袤的土地上流淌,描绘出一幅黄河流域生态与人文和谐发展的美丽图景。 中国芭蕾舞表演《黄河边的麦田》将以艺术化的方式传递出国际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广阔视野,也讲述出黄河流域的中原大省丰庆豪迈、生生不息的文旅风情。 河南是中国功夫的发祥地之一,少林功夫和太...
news.zynews.cn/zz/2024/06/16/1315... 2024-6-16

【每日一习话】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中原网--国家一类新闻...

湖南、江西、浙江等水稻产区,农户们积极抢抓农时,为种植晚稻引水灌溉、犁田插秧,力争为今年秋收打下坚实基础;在我国产粮第一大省黑龙江,施肥无人机、虫情测报灯等智能设备被广泛投入使用,夏管工作更加精准高效……
news.zynews.cn/toutiaojujiao/2024/06... 2024-6-15

飞往下一个十年丨关注第二届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国际...

郑-卢“空中丝路”,于河南,这是一个内陆大省对外开放的勇毅决心;于中国,这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鲜明品牌;于世界,这是多边合作的生动实践。
news.zynews.cn/hn/2024/06/21/1320... 2024-6-21

光明日报:穿梭古今时空 对话千年文明--中原网--国家一类新闻网站...

“过去河南省是文物保护的资源大省,现在河南在文物保护利用传承、价值挖掘和文化传播方面也走在了全国前列。”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长刘曙光表示。 1.古今同地 文物展示“一眼千年” 在传统博物馆中,观众可以看到来自全国甚至世界各地的文物。这些“可移动”的宝贝经过长途跋涉,甚至漂洋过海,最终在玻璃展柜中与观众相遇...
news.zynews.cn/hn/2024/06/18/1317... 2024-6-18

何言:远方不远 河南很近--中原网--国家一类新闻网站--中原地区最...

千年文脉与现代经济相融互促,河南正努力走出文化大省以文化人、以文兴业的新路子。 进入2024年,河南文旅市场格外火爆。 连续多日门票售罄、省外游客近七成、免费停车场“满员”……省文化和旅游厅数据显示,今年“五一”假期,全省共接待国内游客6168.1万人次,旅游收入354.2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接待人次增长11.8%,旅游...
news.zynews.cn/hn/2024/06/17/1316... 2024-6-17

“豫”见大运河的前世今生--中原网--国家一类新闻网站--中原地区...

如今展示的含嘉仓160号仓窖于1972年发掘清理,是含嘉仓迄今发现的最完整、储量最大的仓窖遗存。该仓窖现存大半窖的黑色炭化谷子,还出土有一块铭砖和少量灰瓦、铁器、瓷器残片等遗物。 河南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省,特别是大运河开凿以来,物资流通更为便利,所以古代建造国家大型粮仓多选择于此。这些粮仓遗址的考古发掘...
news.zynews.cn/hn/2024/06/22/1322... 2024-6-22

行走河南·读懂中国丨南北千年 古运新韵--中原网--国家一类新闻...

濮阳是我省唯一同时拥有隋唐大运河与京杭大运河遗产的地区。卫河濮阳段见证了中国漕运兴衰的发展历史,台前会通河古河道是京杭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 濮阳元村镇 元村镇,隶属于南乐县,是典型的运河古镇。据史料记载,元村镇形成于北魏时期,原为鲜卑族拓跋氏居住之处。北魏孝文帝改拓跋氏为汉姓元氏,故名濮阳元村...
news.zynews.cn/hn/2024/06/22/1322... 2024-6-22

省委常委、郑州市委书记安伟:推动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向“新”而...

换道领跑战略,走好创新主导推动新质生产力培育、高质量发展“华山一条道”,坚持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一体打造,以中原科技城为主平台、主载体,积极推动与省科学院、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三合一”融合发展,加快布局大科学装置和科创基础设施,大力引育人才,不断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积势蓄能、...
news.zynews.cn/zz/2024/06/20/1319... 2024-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