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搜索
标题搜索
全部时间
1小时内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默认排序
按时间排序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34个

杜新军:六地联动推动“商都古城”建设让文化遗产释放出新质生产力...

商代遗址在探寻中华文明起源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也是“夏商周断代”工程研究的重点。曾在中国历史上占据重要地位而又充满神秘色彩的商代,其主要遗址和文化资源均集中于河南,其中郑州商城遗址是目前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商代都城遗址,以其遗址区域广泛、文物遗存巨量、文化层次明确的特点著称于世。依托郑州商城遗址丰富的...
news.zynews.cn/zz/2024/02/02/1147... 2024-2-2

甲骨文与中华文明的传承_手机中原网

此外,甲骨文保存了世界上最古老的龋齿记录,这比埃及、印度和希腊的同类记载要早700至1000年。 实证商周 探寻夏朝 以夏商周为代表的上古史,曾受到怀疑。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一些“古史辨”派学者开始质疑夏代的存在。一个重要原因是有关夏商周历史的材料很少。比较全面记载三代文明的是《史记》中的《夏本纪》《殷本纪...
news.zynews.cn/eyes/2019-12/01/content_12002784.htm 2019-12-1

“行走郑州,读懂最早中国”系列报道之五:礼乐之邦是怎样开启的...

杨文胜说,不管是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们行为的“礼”,还是源于自然又被附会了诸多人间等级观念的“乐”,都是等级与秩序的直观显现。 “夏商周时期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化进程的重要时期,也是中国文化在碰撞中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中原地区更是不同族群汇聚融合的重要舞台,这些年持续发掘的登封王城岗、禹州瓦店、偃...
m.zynews.cn/zz/2022-04/20/content_13... 2022-4-20

“郑中心”的文化底色 大型系列报道:绵延不绝的嵩山文明_手机中原网

随手让一个时间段定格,他都能展现一份令人炫目的五彩斑斓。 有人说,嵩山文化是根系文化,夏商周三代建都于此,这里走出了中国最早的国家文明。河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张维华说,华夏族最早发迹于中原,后播迁全国,中原被誉为中华民族的发祥地。 有人说,嵩山应该成为华人的精神圣地。少林寺作为驰名中外的名刹,钟楼前...
news.zynews.cn/zz/2020-04/26/content_12222285.htm 2020-4-26

让文物和文化遗产在郑州绽放更绚丽光彩--中原网--国家一类新闻...

据郑州市文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继续探索未知、揭示文明本源,郑州市不断深化考古发掘研究,依托“考古中国”“夏商周断代工程”“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国家重大社科基金项目等国家重大科研项目,重点对郑州地区在实证“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上关键时期、关键地区的关键遗址进行考古研究...
news.zynews.cn/zz/2024/06/09/1308... 2024-6-9

特别策划丨高考试卷中的河南之洛阳二里头遗址--中原网--国家一类...

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夏商周至北宋的三千年间,二里头都邑所在的洛阳盆地长期作为王朝的主都或陪都的所在地,承载了黄河文化和中华文明的主根主脉。洛阳盆地长期作为政治和文化中心形成了中华民族的一个精神家园,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二里头考古遗址公园等成为人们遨游精神家园的热门地点。
news.zynews.cn/hn/2024/06/24/1324... 2024-6-24

【“郑中心”的文化底色】系列之二十四:定鼎中原的河洛古国_手机...

双槐树遗址一系列重要考古发现表明,以其为代表的“中原文明发展模式”在后世被主流政治社会所继承和发扬,成为中华文明历史进程中最为代表性和引领性的主流发展模式和思想;考古成果所代表的社会发展模式、承载的思想观念,呈现出古国时代的王都气象,尤其是北斗九星以及诸多凸显礼制和文明的现象,被后世夏商周等王朝文明所承...
news.zynews.cn/zz/2020-05/31/content_12281983.htm 2020-5-31

“郑中心”的文化底色大型系列报道之七:生生不息的仰韶之光--郑州...

从早期裴李岗的文明萌芽,到仰韶时期的突飞猛进,再到夏商周的文明成熟,中土、中原、中州、中国,就这样拉开了历史的帷幕。 完整记录仰韶文化发展演变全过程的大河村遗址 文化火种 代代相传 源远流长,仰韶之花盛放千年;一脉相承,文化火种代代相传。 上个周末,市民刘先生慕名来到大河村遗址博物馆访古寻胜,看着这一...
news.zynews.cn/zz/2020-04/28/content... 2020-4-28

【奋进新时代 出彩河南人】刘五一:汗水洒满具茨山 让黄帝文化精神...

当清华大学教授、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组长、首席科学家李学勤老师作为第一届黄帝文化国际论坛的开坛演讲嘉宾最后总结到:“关于黄帝的记载,大家都知道在《国语》里面说,他是有熊国君少典之子,而有熊在什么地方?就是新郑。”一语让人心情澎湃,感慨万分。
news.zynews.cn/hn/2019-12/12/content... 2019-12-12

张泽群:俺是河南人_手机中原网

捡一块瓦片,汉唐宋;抓一把泥土,夏商周。无言的文物、沉寂的遗址,讲述着华夏第一都城到第一繁华都市的故事。天地之中,只有河南。 城市,不仅是一种生活形态,更是一种文明状态。我认为,人类的生存方式,决定着人类的文明形态,从杀戮而生的“狩猎文明”,到自给自足的“农耕文明”,到以交换为生的“城市文明”。创...
news.zynews.cn/hn/2021-01/01/content_12659902.htm 20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