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搜索
标题搜索
全部时间
1小时内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默认排序
按时间排序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37个

总书记的人民情怀丨“让种粮也能够致富”--中原网--国家一类新闻...

“怎样实现农民增收和粮食增产同步发展?这是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农民愿不愿意种粮、愿意种多少粮,关键看种粮能给农民带来多少收益”……一次次在田间地头问成本、在农家炕沿算收成,彰显了习近平总书记深厚的“三农”情怀;一项项真金白银的富农政策举措,让广大农民尝到了种粮的甜头。 政策给力,让农民种粮不吃亏。 “...
news.zynews.cn/toutiao/2024/06/10/130883.html 2024-6-10

习言道|习近平强调,不能让他们吃亏!--中原网--国家一类新闻网站...

6月11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其中一项议题就跟农民收入和种粮积极性密切相关——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的指导意见》。 习近平在主持会议时强调,稳定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必须保护和调动农民种粮和地方抓粮积极性,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
news.zynews.cn/toutiaojujiao/2024/06... 2024-6-13

时政微观察丨“培育更多世界一流企业”--中原网--国家一类新闻...

这是时隔近4个月,中央深改委再度召开会议。 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意见》、《关于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的指导意见》、《关于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开放环境的若干意见》等文件。 如何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有何重要意义?《时政微观察》为你解读。 习近平...
news.zynews.cn/toutiao/2024/06/13/13... 2024-6-13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中的惠农“大礼包”,请查收!

相比之下,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有所拓展,提出“加强拖欠农民工工资源头预防和风险预警,完善根治欠薪长效机制”。另外,今年文件还提到“做好大龄农民工就业扶持”。 “在农民收入中,非农收入占比很大,及时支付农民工工资,是保障农民收入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措施。”姜文来表示,但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问题长期存在,需要有针对性地...
www.moa.gov.cn/ztzl/2024yhwj/xcbd_29... 2024-2-4

郑州“三夏”顺利结束 220多万亩小麦颗粒归仓--中原网--国家一类...

并积极谋划中央秸秆综合利用项目,着力构建建县、乡、村秸秆收、储、运体系。目前,全市规模以上秸秆收储利用主体62家,年收购量11.39万吨。此外,通过开放公共场所供农民晾晒小麦、设立烘干设施等方式,有效解决了农民晾晒难题,减少了焚烧秸秆的行为。全市共为种粮农民提供晒场面积11万平方米,满足了群众晾晒需求。
news.zynews.cn/yaowen/2024/06/16/131527.html 2024-6-16

夏收攻坚战 | 田间地头看抢收--中原网--国家一类新闻网站--中原...

最大限度保护种粮农民利益 昨日,在巩义小关镇杜沟村13组麦田里,轰隆隆的机器声不绝于耳,收获着农民的希望。随着收割机后方烟尘扬起,秸秆被粉成碎末,均匀洒落在地上。20分钟左右,4亩小麦全部颗粒归仓。 麦收启幕,巩义市农委组织38名农业科学技术人员兵分多路,深入田间地头和种粮大户种粮基地,针对低洼地势帮助指导疏...
news.zynews.cn/zz/2023/06/01/79104.html 2023-6-1

同“新”协力丨“”心守护,“食”力崛起--中原网--国家一类新闻...

新质生产力稳住“粮袋子”,更鼓起农民“钱袋子”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健全农民种粮挣钱得利、地方抓粮担责尽义的机制保障”。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施农民增收促进行动”,“农民如何增收”备受社会各界关注。 “发展新质生产力或许可以促进农民增收。”河南农业大学土地资源管理系副主任、教授栗滢超说,坚定实施“...
news.zynews.cn/hn/2024/03/29/1217... 2024-3-29

今年农资价格大幅上升 农民种粮微薄效益被蚕食 --即时新闻--中原网

如果农资再进一步涨价,新一年的粮食的种植收益会进一步下降,会影响咱们的粮食安全。 应对农资价格上涨 要在生产源头加以控制 农资价格高位运行已经成为影响种粮增收的最大因素。人行许昌市支行对当地200户农户的调查显示,惠农政策给农民带来的实惠相当一部分被农资涨价等因素冲减。春耕期间,化肥以及柴油、汽油价格的上涨,...
news.zynews.cn/2012-04/04/content_21... 2012-4-4

网民:农业附加值收益应与农民共享 --即时新闻--中原网

对此,不少网民指出,不断推高的大米产业附加值,大部分落进了加工环节及相关人员的腰包,这一状况让人寒心,长此以往会严重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进而影响我国粮食生产。网民呼吁,应让农民分享到提高农业附加值所带来的高收益。 企业联合“控制”市场 许多网民指出,五常市因为发展绿色有机水稻,加上多数稻田为天然河水灌溉...
news.zynews.cn/2012-01/04/content_17... 2012-1-4

聚焦新型“职业农民”系列报道:时代呼唤新型“职业农民”--河南...

很多农民反映,种粮保口粮、赚点油盐钱还可以,要靠种粮挣钱致富,难上加难。 河南省地方经济社会调查队近期对全省40个县市区600个农户的小麦生产成本进行了调查,也印证了这一结果:去年河南省小麦收成较好,但由于种植成本比2010年明显增加,收益却有所下降。据调查,从比较效益来看,目前种植粮食的收益仍然较低。按该调查...
news.zynews.cn/2012-02/13/content_19... 2012-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