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搜索
标题搜索
全部时间
1小时内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默认排序
按时间排序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243个

中原网--一类新闻网站--中原地区最大的新闻门户网站

时隔十年,再次出征太空!刘洋母校郑州11中师生守候发射 祝福祖国 中原网讯(赵文源 通讯员 杨征 褚海洁)6月5日上午,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刘洋时隔十年再次出征太空,圆梦空间站。刘洋高中母校郑州11中的报告厅内一片欢腾,领导和师生一同见证发射瞬间,共同庆祝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
news.zynews.cn/zwspecial/2022/06/06/... 2022-6-6

外星亲,你们是被脑补出来的吗_手机中原网

只有很少的文明最终能够离开星球,进入太空成为Ⅱ类文明。从掌握无线电通信能力到掌握核聚变,人类只用了50年时间。而今天距离人类最终掌握可控核聚变到进入太空,成为多个星球上生存的生物,可能仍需要数百年的时间。在这期间人类文明都处于危险期。也许大多数地外文明都在危险期中毁灭了,只有少数迈向了星辰大海。
news.zynews.cn/fotosay/2017-12/18/content_11246506.htm 2017-12-18

漫画航天日|这40年里的“网红卫星” 你认识几个?--图说天下...

中国量子卫星首席科学家潘建伟院士介绍,如果说地面量子通信构建了一张连接每个城市、每个信息传输点的“网”,那么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就像一杆将这张网射向太空的“标枪”。当这张纵横寰宇的量子通信“天地网”织就,海量信息将在其中来去如影,并且“无条件”安全。2017年1月18日,“墨子号”圆满完成4个月的在轨测试...
news.zynews.cn/fotosay/2018-04/25/co... 2018-4-25

大年初三小知识:你只知过春节 却未必懂春节的前世今生_手机中原网

中国农历狗年春节前夕,中美分别通过火箭,把北斗卫星和特斯拉汽车送入了太空。由全球背景资深团队匠心打造的郑州城市形象宣传片——《中国之中 商都郑州——郑州,一个都说“中”的地方》 中国农历狗年春节前夕,中美分别通过火箭,把北斗卫星和特斯拉汽车送入了太空。 在人类发展历程中,火箭是脱离地心引力的奇迹。但放眼...
news.zynews.cn/focus/2018-02/18/content_11307482.htm 2018-2-18

科学家从未停止搜索地外文明:人类是不是宇宙的“独生子”_手机...

“突破摄星”计划始于2016年4月,由著名科学家霍金与俄罗斯亿万富翁、互联网投资人米尔纳联合启动。其设想是利用传统火箭发射母体太空船,将数千个配备太阳帆的纳米飞船带往地球高空轨道,高能激光将在数分钟内将飞船加速到20%的光速,驱动其飞向目标。 该计划公布后引起工程和技术上的广泛质疑,但过往的经验,并不都足以作...
news.zynews.cn/focus/2017-12/14/content_11242698.htm 2017-12-14

太空成功“牵手”!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对接成功--焦点新闻——中原网

新京报快讯(记者李玉坤)今天(4月22日)中午12时许,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和天宫二号完成第一次交会对接,随后将进行推进剂在轨补加,为天宫二号“加油”。 此次飞行任务,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还将实施两次交会对接,这在我国载人航天历史上还是第一次。三次交会对接主要目的是验证货运飞船的能力、绕飞至前向对接技术及自主快...
news.zynews.cn/focus/2017-04/22/cont... 2017-4-22

金水区文化路第二小学:筑梦星辰大海,聆听“天宫课堂”--郑州要闻...

神州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化身“太空教师”,在空间站进行了一场“宇宙级”的太空科普课堂,不仅展示了中国空间站工作生活的场景,更与少年们进行了奇妙的天地互动实验,令孩子们眼界大开。 在太空中,可以和地面一样正常行走吗?太空上,人怎么转身?在将来,人们能不能去太空上生活?走进课堂之前,孩子们...
news.zynews.cn/zz/2022-03/24/content... 2022-3-24

201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 引力波:全新维度探索宇宙的声音--焦点...

同时另一个新的天文物理时代,也悄然开启。引力波探测器能够让科学家们在光学望远镜“看到”某个现象的同时“听到”它的“声音”。也许有一天,就像《三体》描述的那样,人类能探听到外星人的星际通讯,听到来自太空的声音。
news.zynews.cn/focus/2017-10/04/cont... 2017-10-4

人类第5次探测到引力波 将开启引力波天文学新时代_手机中原网

例如通过测量临近Ia型超新星得到的哈勃常数数值,明显大于普朗克太空卫星通过宇宙微波背景观测得到的哈勃常数数值。引力波及其电磁对应体的发现,将提供测量哈勃常数的独立渠道。“可以通过引力波波形得出波源的距离,由电磁波对应体提供红移信息,根据距离红移关系测量哈勃常数。”北京师范大学天文系教授朱宗宏说。 在最新的观测...
news.zynews.cn/focus/2017-10/17/content_11174812.htm 2017-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