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搜索
标题搜索
全部时间
1小时内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默认排序
按时间排序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73个

12部门发文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进入物流领域 --即时新闻--中原网

对于以物流业为主的城市功能区和园区,细化规划功能分区,按国家标准确定土地用途,严格按照不同地类和土地使用标准分宗供地,防止以物流中心、商品集散地名义圈占土地和实施整体供地,增强民营物流企业的土地市场竞争能力,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水平。 (三)优化民营物流企业融资环境。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创新适合民营物流企业特点的...
news.zynews.cn/2012-06/08/content_25... 2012-6-8

中央发布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若干意见--标题新闻--中原网

合理引导农村节约集约用地,切实防止破坏耕作层的农业生产行为。加大土地复垦、整理力度。按照田地平整、土壤肥沃、路渠配套的要求,加快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加快实施沃土工程,重点支持有机肥积造和水肥一体化设施建设,鼓励农民发展绿肥、秸秆还田和施用农家肥。扩大土壤有机质提升补贴项目试点规模和范围。
news.zynews.cn/2007-01/30/content_43... 2007-1-30

东莞试点流转宅基地66万平米 --即时新闻--中原网

国土资源部批复的《广东省深入推进节约集约用地示范省建设工作方案》中,也就“探索被征地农民共享土地增值收益的实现方式”、“探索宅基地退出机制,健全农民退出宅基地的经济补偿和权益保障政策”、“探索集体建设用地作价入股的方式和收益分配办法”、“探索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实现的形式和途径”、“加强城乡统一土地市场诚信...
news.zynews.cn/2013-11/15/content_82... 2013-11-15

庐山景区违规建别墅须问责 强令落实"禁墅令" --即时新闻--中原网

要让“禁墅令”真正发挥效力,要使地方政府摆脱对土地财政的依赖,以节约集约用地引领干部的政绩考核。 也有网民称,要进一步健全有关风景名胜区与自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落实与保障公众对于风景区建设规划制定的参与权与监督权,形成公众对于风景区开发建设行为的有效制约。 网民“叶祝颐”指出,要遏制名胜建别墅的怪现象,...
news.zynews.cn/2012-08/01/content_28... 2012-8-1

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 --即时新闻...

允许采取更加灵活的政策措施,在城乡资源要素配置、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农村人口有序转移、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等方面先行先试。加快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试点,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改革和完善土地征用制度,确保农民在土地增值中的收益权。进一步完善县域法人金融机构将新增存款一定比例用于当地发放贷款的政策,提高农村存款用于...
news.zynews.cn/2011-10/07/content_13... 2011-10-7

专家求破中国城镇化下土地困局 --中国聚焦--中原网

对于未来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的方向,刘国洪表示,一是要逐步提高存量用地在建设用地供应总量的比重;二是逐步扭转城镇建设对新增土地出让收益的过多依赖;三是加快建立有利于存量建设用地盘活利用的制度政策体系,以节约集约用地推动产业升级和城镇化转型发展;四是加快建立有利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制度环境,努力化解城镇化中的人...
news.zynews.cn/2013-08/25/content_65... 2013-8-25

济源:昔日缔造传说 今天演绎传奇(组图)--河南新闻--中原网

玉川产业集聚区在充分保留原生态1万亩的基础上,可开发利用荒山荒坡2万余亩,相当于见过60多年来在济源全部工业用地的总和,可满足今后5年集聚区的发展要求。     荒山荒坡,皆为我用。集约利用土地,大力发展工业的玉川产业集聚区一举荣获了“全省节约集约用地示范产业集聚区”的荣誉称号。     
news.zynews.cn/2012-06/18/content_25... 2012-6-18

中国提出加大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扶贫开发力度 --即时新闻--中原网

推动各类建设工程节约集约用地,做好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衔接。 规划称,加强民族地区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有序推进优势矿产资源开发,通过矿业的可持续发展,增强民族地区经济实力,提高当地群众收入水平。 规划提出,继续加大民族地区天然林资源保护、石漠化综合治理、退牧还草、易灾地区草地保护、重点防护林建设、野生动...
news.zynews.cn/2012-07/20/content_27... 2012-7-20

广东省政府常务会议召开 审议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 --即时新闻...

会议强调,规划建设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要围绕保护好西江水资源的根本原则,细化总体规划,按照产城融合、节约集约用地的要求进一步优化空间布局,科学设计开发强度,合理确定产业定位。以市场为导向,以机制体制创新为动力,集粤桂资源、产业及政策优势,将试验区建设成为珠江—西江经济带增长极、西江流域生态共建区、省际合作机制...
news.zynews.cn/2013-12/19/content_87... 2013-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