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搜索
标题搜索
全部时间
1小时内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默认排序
按时间排序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14,693个

中国航天员从这里飞向太空--中原网--国家一类新闻网站--中原地区...

从神舟五号一飞冲天,到中国空间站遨游苍穹,至今已有16名飞天勇士飞向太空。浩瀚宇宙,一次次留下中国人的坚实足迹。载人首飞、空间出舱、交会对接、太空授课、中长期驻留等重大突破,不断刷新中国高度、创造中国奇迹。 在中国航天员中心,有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最困难的时候,第一代创业者在操场上搭起33顶帐篷,作为...
news.zynews.cn/toutiaoxiapiing1/2023... 2024-5-31

二七区马寨镇中心幼儿园:童心向太空 筑就航天梦--中原网--国家...

二七区马寨镇中心幼儿园:童心向太空 筑就航天梦 中原网讯(赵文源 通讯员 鲁莉娟 李慧媛)2023年11月30日,郑州市二七区马寨镇中心幼儿园大班的孩子们带着对航天梦的向往,来到了河南航投飞宇航空基地,开展了“筑梦航天”的研学实践活动,一起踏上航天主题的研学之旅,探索飞行的奥秘,感受航天的魅力。 活动之前,老师和...
news.zynews.cn/edu/2023/12/01/1076... 2023-12-1

【图刊】飞向太空的世界十大运载火箭_手机中原网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以美国、俄罗斯等国为首的世界多国通过运载火箭把大量卫星和物资运送到浩翰的太空。长征7号运载火箭是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航天一院)为总体研制单位研制的新型液体燃料运载火箭。该火箭高53.075米,直径4.2米,推力为74.94公吨力,近地轨道运载力最大为14吨,太阳同步轨道运载力最大为6.5...
m.zynews.cn/fotosay/2018-01/31/conte... 2018-1-31

英雄为国再出征——记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中原网--国家一类新闻...

首次包含“航天驾驶员、航天飞行工程师、载荷专家”3种航天员类型;第三批航天员首次执行飞行任务,也是我国航天飞行工程师和载荷专家的首次太空飞行;景海鹏成为我国首位四度飞天的航天员,也将是我国迄今为止飞天次数最多的航天员。 根据计划,他们将于5月30日9时31分乘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开始中国空间站进入应用与发展...
news.zynews.cn/toutiaojujiao/2023/05... 2023-5-31

祝贺!陈冬、刘洋、蔡旭哲!--中原网--国家一类新闻网站--中原地区...

陈冬、刘洋、蔡旭哲同志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们矢志报国、团结协作,向世界展示了强大的中国精神、中国力量。陈冬同志2次执行载人飞行任务,成为首位在轨时间超过200天的中国航天员。刘洋同志是我国首位进入太空的女航天员,此次再担重任、建功太空。蔡旭哲同志扎实训练、艰苦磨砺,光荣入选神舟十四号乘组,圆满完成担负任务。
news.zynews.cn/toutiaojujiao/2023/03... 2023-3-3

中秋佳节河南籍航天员陈冬、刘洋太空送祝福,两人父母:“看他们...

9月10日是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在中国空间站度过的首个中秋节。新闻联播中,面对镜头,航天员陈冬兴奋地向全国观众展示了在空间站中宇航员视角下看到的月亮;蔡旭哲介绍了今日他们的主要工作;刘洋则开心地展示起了手中的节日礼包。 “特别感谢地面保障人员,让我们的太空生活也充满了浪漫和惊喜,也祝大家节日快乐”,刘洋...
news.zynews.cn/zz/2022/09/10/179...html 2022-9-10

时代不负追梦人 | 梦圆“天宫”——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十年发展...

11月30日晨,神舟十四、十五航天员乘组在太空“胜利会师”。在这一历史时刻,一位航天人在微博上摘抄了苏东坡的名句“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并在下方注释:“历史将记住今天,中国在‘天上宫阙’长期有人了。” ...
news.zynews.cn/toutiaojujiao/2023/03... 2023-3-3

漫画航天日|这40年里的“网红卫星” 你认识几个?--图说天下...

中国量子卫星首席科学家潘建伟院士介绍,如果说地面量子通信构建了一张连接每个城市、每个信息传输点的“网”,那么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就像一杆将这张网射向太空的“标枪”。当这张纵横寰宇的量子通信“天地网”织就,海量信息将在其中来去如影,并且“无条件”安全。2017年1月18日,“墨子号”圆满完成4个月的在轨测试...
news.zynews.cn/fotosay/2018-04/25/co... 2018-4-25

外星亲,你们是被脑补出来的吗_手机中原网

只有很少的文明最终能够离开星球,进入太空成为Ⅱ类文明。从掌握无线电通信能力到掌握核聚变,人类只用了50年时间。而今天距离人类最终掌握可控核聚变到进入太空,成为多个星球上生存的生物,可能仍需要数百年的时间。在这期间人类文明都处于危险期。也许大多数地外文明都在危险期中毁灭了,只有少数迈向了星辰大海。
news.zynews.cn/fotosay/2017-12/18/content_11246506.htm 2017-12-18